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其二,在哲学领域不可能达到几何学般严谨的证明,至少迄今为止的哲学发展是这样的。
因此,要立足于自然之性,不要有人为的破坏,这就是无以人灭天,无以故灭命。他所举的例子都是很卑下的存在物,而且越举越卑下,这正好说明道是不分贵贱的。
惠子曰‘人而无情,何以谓之人?庄子曰:‘道与之貌,天与之形,恶得不谓之人?惠子曰:‘既谓之人,恶得无情?庄子曰:‘是非吾所谓情也。那么,有没有天道与人道之分呢?庄子认为是有的,但这种区分正是人为造成的,不是人性本来就有的。[59]《庄子集释·人间世》。自然界的生命是有其生存权利的,是应该受到尊重的。孔子说过: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
心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情感有目的的,但又不是主观任意的目的性,而是与自然界的和谐而有秩序的过程,即自然目的性完全合一的,只有真正实现了这种合一,才能体会到天地之大美,实现真正的快乐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游和忘是并行的,即只有在忘掉自我,解除遮蔽的情况下,才能相忘乎道术,实现精神自由。《庄子?天下篇》云,邹鲁之士、搢绅先生多能明六艺之学:《诗》以道志,《书》以道事,《礼》以道行,《乐》以道和,《易》以道阴阳,《春秋》以道名分。
及至郑玄以《周礼》为体,《仪礼》为履,用《周礼》的制度吸纳《仪礼》的礼乐。郑注云:觐礼今存,朝、宗、遇礼今亡。春见曰朝,夏见曰宗,秋见曰觐,冬见曰遇。这种方法论的意义在于,如果五经是王官学,那么五经的内容便不止是按照五经题目进行分类,而且是按照五经内容所系的圣王、朝代进行分类。
度,国家宫室及车舆也。[71] 郑玄注,孔颖达疏:《礼记正义》,第898页。
[51]郑玄把《仪礼》放到《周礼》的礼类体系中,《觐礼》之与大宗伯所掌宾礼之秋见曰觐完全相合,故郑玄确定觐礼属宾礼。《书》著功,故长于事。而《仪礼》不称周,是因为《仪礼》兼有夏、殷之法,故不能称周。在《仪礼目录》中,郑玄惟以《特牲馈食礼》、《少牢馈食礼》、《有司彻》三篇为吉礼。
又,《中庸》并郑注云: 非天子不议礼,不制度,不考文。士相见礼与吉、凶、军、嘉毫无关系,而有相见之礼者,惟宾礼而已。[57] 郑玄注,孔颖达疏:《礼记正义》,第998页。但是,大宗伯所掌之凶礼,必然有天子、诸侯、卿大夫、士之丧礼,《士丧礼》之士,贾疏考其身份云:天子诸侯之下皆有士,此当诸侯之士。
[45]问题在于,如果以《周官》大宗伯所掌宾礼八类为标准,《仪礼》之士相见礼,未免太轻,而竟书在经中。《周官》传习,郑玄序云:世祖以来,通人达士大中大夫郑少赣,名兴,及子大司农仲师,名众,故议郎卫次仲、侍中贾君景伯、南郡太守马季长,皆作《周礼》解诂。
据郑之意,《聘礼》即是周公制作的礼乐中,诸侯国之间无事,使大夫相问之礼。但是,如果把王官学作为一种方法论,兼取三王便是一个问题,例如贾公彦站在郑玄的立场上解释《仪礼》不称周的原因,便说:然《周礼》言周不言仪,《仪礼》言仪不言周,既同是周公摄政六年所制。
[25] 班固:《汉书》,第722页。[2] 班固:《汉书》,北京:中华书局,1964年,第3614、3615页。但是,当《周官》出于山崖屋壁,并且被视为周公制作礼乐之书,孔子虽有其德,苟无其位,亦不敢作礼乐,于周公既有其德又有其位,并且还留下了一部制作礼乐的政教大典,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《仪礼目录》列《士冠礼》、《士昏礼》、《乡饮酒礼》、《乡射礼》等为嘉礼。二、郑玄:重整礼经 贾公彦《序周礼废兴》云:《周礼》起于成帝刘歆,而成于郑玄。[4]是六艺之旨,各不相同。
[50] 郑玄注,贾公彦疏:《仪礼注疏》,第318页。在两汉今文经学之中,《仪礼》十七篇,即是完整的礼经。
郑玄以《周官》为体,为本,《仪礼》为履,为末,其实质是以《周官》之制度,吸纳《仪礼》之礼乐,以《礼记》为这套礼乐制度的解释,从而重新塑造一个可以构成一代大典的礼乐体系,构建相对完整的周公之法。[3] 两汉之学,五经分教。
但如果以郑玄之后的礼学观之,士礼绝不可能成为礼经,如果士礼是礼经,那么应该还有天子礼、诸侯礼、卿大夫礼,加上士礼,才能构成完整的礼经。时聘曰问,殷眺曰视,这是诸侯使卿大夫出聘天子及自相聘之礼,皆与士相见毫无关系,且皆执玉帛而行,并无《士相见礼》冬用雉,夏用腒以为挚之法。
《荀子·儒效篇》云:《诗》言是,其志也。[62]此可见郑玄纯以《周礼》为本而注《仪礼》,定其基本属性,同时也可见在郑玄看来,《乡饮酒礼》惟适用于诸侯乡大夫,而天子之乡大夫、士,诸侯之乡士之礼,皆非此经所云,而在残缺之列。《礼》制节,故长于文。当郑玄把《周官》视为《周礼》,即周公制作礼乐之书,并重新分配《周礼》与《仪礼》的地位,《周礼》为礼经,为体,《仪礼》为履,这样便把礼经从五经之一的地位中抽离出来,变成周公制作礼乐的一代大典,也就是周公之法的核心内容。
荀悦《汉纪》云:歆以《周官》十六篇为《周礼》,王莽时,歆奏以为礼经,置博士。[68] 班固:《汉书》,第1701页。
[53] 郑玄注,孔颖达疏:《礼记正义》,第847页。[37] 郑玄注,孔颖达疏:《礼记正义》,第98页。
…陵夷至于暴秦,燔经书,杀儒士,设挟书之法,行是古之罪,道术由是遂灭。士亦半天子之士,县磬而已。
《周官》出于山崖屋壁,纯为制度之书。也就是说,王者受命,必建立一套法,以行于天下。[20] 黄以周:《礼书通故》,北京:中华书局,2007年,第14页。我们在读古书的时候,常常根据古书中的文字,来建构文字背后完整的世界,这种读书的方式,预设了古书所描述的世界是完整的,就像我们仰望星空,看到的仿佛是所有的星星。
而冠属嘉礼,《周礼》曰:‘以昏冠之礼,亲成男女也。如郑玄《礼记目录》之《曲礼》云:名曰《曲礼》者,以其篇记五礼之事。
如《冠义》云:冠者,礼之始也,嘉事之重者也。[69]贾公彦认为,《周礼》称周,是区别于夏礼、殷礼。
一是《仪礼》中固有的礼类仪节,只是针对特定身份的礼仪,《特牲馈食礼》、《少牢馈食礼》、《有司彻》只适用于诸侯之卿大夫、士,而其他身份的礼仪,皆已经亡佚。也就是说,郑玄通过对整个经学体系的重新塑造,使《周官》真正成为周公之法的最基础的内容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one.zhutima.com/?id=24
文章来源:天狐定制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25-04-05 17:05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7:00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6:52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6:49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6:48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6:19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5:57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5:55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5:26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5:19天狐定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